在《撒母耳记上》中,撒母耳和祭司以利对待自己悖逆的儿子的方式有所不同,反映了他们在属灵领导和个人责任上的不同态度。
祭司以利对待他的儿子们
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和非尼哈是祭司,但他们行为败坏,滥用职权,藐视神的祭物,并与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苟合(撒母耳记上2:12-17, 22)。以利知道儿子的恶行后,曾责备他们,但他的责备显得软弱无力,未能有效地制止他们的恶行(撒母耳记上2:23-25)。以利虽然是一位祭司,但他对儿子的管教不够严厉,未能按照神的律法采取果断的行动。
神通过一位先知和幼年的撒母耳向以利发出警告,指出他的儿子们亵渎神,而他没有严厉地制止他们,因此他的家将受到审判(撒母耳记上2:27-36; 3:11-14)。最终,以利的儿子们在与非利士人的战争中阵亡,以利也因听到约柜被掳的消息而跌倒身亡(撒母耳记上4:11-18)。
撒母耳对待他的儿子们
撒母耳的儿子们(约珥和亚比亚)也被立为士师,但他们却贪图财利,收受贿赂,屈枉正直(撒母耳记上8:1-3)。与以利不同,撒母耳并没有被直接记载为对儿子的行为进行责备或管教。然而,撒母耳的儿子们的恶行成为以色列长老要求立王的一个重要理由(撒母耳记上8:4-5)。撒母耳虽然是一位忠心的先知和士师,但他的儿子们未能继承他的正直,这可能反映了撒母耳在家庭管教上的某种缺失。
以利虽然知道儿子的恶行,但未能采取果断的行动制止他们,最终导致神的审判临到他的家。撒母耳的儿子们也悖逆不义,但撒母耳并未像以利那样被明确记载为对儿子们进行责备或管教。尽管如此,撒母耳的儿子们的恶行对以色列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,促使以色列人要求立王。两者在面对儿子们的悖逆时,都未能完全按照神的公义标准来处理问题,这也反映了他们在家庭责任上的某种失败。